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圓夢廣場惠民工程項目前期座談會上,中民盛聯副總裁、中民國都傳統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申坤就我會及中民盛聯的基本情況做了介紹。
龍州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何子才對中民盛聯考察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聽完考察團的講解后,對圓夢廣場項目表示肯定,將高度重視圓夢廣場落地龍州縣下一步工作的推進實施。何子才也對龍州縣做了詳細介紹,他說,龍州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轄縣之一,位于廣西西南部,距南寧市200公里,東鄰崇左市江州區,南接寧明縣、憑祥市,東北面與大新縣相連,西北與越南接壤,總面積2317.8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轄12個鄉鎮,123個村(居)委會,有壯、漢、瑤、苗、回、侗等民族,壯族人口占總人口95%。龍州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歷史的邊關商貿歷史文化名城。1889年,龍州被辟為對外陸路通商口岸,是廣西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貿易交往的重要門戶,素有"邊陲重鎮"、"小香港"之稱。境內自然風光秀麗,地質景觀獨特,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龍州縣從各個方面來說都適合圓夢廣場項目的落地發展,龍州縣長久以來,也在尋找一把鑰匙,來解開龍州縣大發展這把鎖,實現各種資源要素與脫貧工作的精準、高效對接,將縣域經濟發展有效推進提升。
水口口岸位于廣西龍州縣西端水口鎮與越南交界的邊境線上,與越南馱隆口岸僅一河之隔,與毗鄰的越南高平省省會距離僅70公里,距崇左市中心102公里,具有較為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水口口岸是國家一類口岸。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就開始對外開放,是廣西最早與越南進行民間貿易的關口。為中越雙方人員進出的口岸,是廣西對外口岸經濟貿易的三大公路國家一類口岸之一,是中國進入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通道。
為期一整天的考察調研工作緊張而有序的進行中,中民盛聯考察團的成員們對龍州縣有了深入的了解,地方政府領導對圓夢廣場項目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接下來的工作中,中民盛聯將從業態布局、產業植入、交通的通達性、商業的動線等諸多方面展開研究,結合當地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特點等,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長遠發展的關系出發,對龍州圓夢廣場項目進行規劃,將項目落地到實處。